欢迎光临中华古琴网!
中华古琴网 首页 新闻 查看内容

古琴名师李祥霆来莞 高山流水觅知音

2014-9-29 12:16| 发布者: 童桐| 查看: 2867| 评论: 2|来自: 东莞新闻网

摘要: 9月27日下午,2014年“艺海拾珍”名家公益讲座第一期在玉兰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主讲嘉宾李祥霆带来古琴名曲《流水》、《酒狂》、《关山月》等精彩演出,并与东莞古琴爱好者现场互动,即兴为观众演奏范仲淹经典名作。
古琴名师李祥霆来东莞给观众带来古琴名曲精彩演出。
  
  9月27日下午,2014年“艺海拾珍”名家公益讲座第一期在玉兰大剧院小剧场举行,主讲嘉宾李祥霆带来古琴名曲《流水》、《酒狂》、《关山月》等精彩演出,并与东莞古琴爱好者现场互动,即兴为观众演奏范仲淹经典名作。

    李祥霆,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2007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之“有突出贡献专家”评定。同年被文化部公布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曾在198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作古琴即兴兖州研究并在伦敦大学亚非音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教授古琴和洞箫。

   李祥霆叮嘱琴友每天至少要抽一个小时练琴

    李祥霆在与东莞古琴爱好者现场交流时表示,初学者则平时要注意多听、多弹,每天至少要练习一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琴艺的熟练。在学习渠道方面,他认为如今的网络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了很多的模仿素材,同时也可以将个人弹琴的画面录制下来,在反复观看和聆听视频的过程中,个人的演奏水平便能不断得到提高。

    李祥霆介绍,现在真正会弹奏古琴的人少了,古琴曲谱也少了,演奏者水平也降低了。古琴在春秋战国、唐朝以及清末民初曾迎来几个高峰期,2010年,古琴被认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艺术又重新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得到了井喷式的发展,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上世纪30年代,我国古琴演奏家曾只剩200余人,到现在学习古琴的国人已超过60万,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正得到越来越到人的欢迎。

    古琴演奏并不单一 传递的情感有多样性

    李祥霆表示,古琴古代曾是为达官贵人在私家庭院里演奏的古雅音乐艺术,因此,它的音量并没有其他乐器那么大,但古琴传递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它是展现演奏者思想深处之光彩的一门理性音乐艺术。演奏者想要入门其实并不难,只要在爱好这门艺术的前提下,用心学习,它与其他音乐艺术是一样的,演奏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其次,古琴传递的情感是很丰富的,而不是局限于哀怨、忧伤。它既可以淡雅古朴,又可以飘扬明丽,因此,多听经典作品,多练习和辨别不同古琴演奏者传递的各种情感,自然可以达到与古琴合而为一的演奏效果。(记者 钟榴青)





鲜花

顶礼

握手

赞叹

雷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2)

返回顶部